鹿港古蹟

2011080222:00

 

龍山寺

台灣命名為龍山寺的寺廟共有五座,皆是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龍山寺所分香來台供奉。

鹿港龍山寺創立年代已不可考,傳說約為明永曆年間(西元1646-1661年),始有文獻

紀錄是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遷於現止。龍山寺的主祀神祇為觀世音菩薩,

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誕辰,寺內皆會舉行隆重且盛大的慶典。龍山寺

歷史悠久,經過多次的局部與整體的修建,公認為台灣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建築,有

許多工藝精湛的雕刻與繪畫以及精細結構的藻井等,並且擁有許多古匾與修築石碑記,

為國家一級古蹟。




八卦藻井



老樹






丁家大宅



丁家大宅位在鹿港中山路的老街上,早期丁家祖先渡海來台,並在鹿港經營兩岸貿易商行,

光緒年間丁家子孫丁壽泉考中進士,並於白沙書院擔任院長要職。丁家大宅興建於清光緒

年間,為一坎一落的長型宅院,共有店面、深井、照聽、中井與大廳等區域,建築格局較

為罕見,而使用的建材皆為自大陸運抵台灣的花崗石板與杉木等,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

史。丁家大宅於民國九十四年修復完工,為縣定古蹟,可進入參觀。



 

甕牆

鹿港中山路和興派出所旁的巷弄中,有著以120個酒甕所堆砌而成的甕牆,為目前遺留下

最龐大的甕牆古蹟。早期富貴人家將空的酒甕當做建材,不僅可物盡其用,還提升圍牆裝

飾的美觀程度。關於甕牆的酒甕流傳有兩個說法,一是因早期鹿港的海上貿易相當頻繁,

船隻以酒甕與杉木來壓艙,保持船隻在航海過程中的穩定性;二是古代家庭中若有嬰孩誕生,

就會將紹興酒埋入地底,若是兒子長大後高中及第,便以紹興宴客,稱為「狀元紅」,

若為女兒則稱為「女兒紅」,將之作為陪嫁的物品之一。

 

施進益古厝

鹿港施進益古厝

等級:歷史建築
地址:鹿港鎮大有街12號

鹿港大有街(暗街仔)施家為清代中葉鹿港地方的士紳,據《錢江長房厚澤
后房份衍春公長子渠乞公廿六世譜》記載,施家廿六世施渠乞生有二子,長子施閣篆,

次子施閣錐。施渠乞字誠中,諡正直,生於乾隆3年(1738),卒於嘉慶11年(1806),

享年68歲。

 

不知名古厝



 

君子巷

摸乳巷是鹿港著名的景點之一,位在菜園路38號旁的巷弄內,

因為此巷弄相當狹窄,最窄的部份甚至不到七十公分,若有兩

人欲同時通過必會有肢體上的碰觸,因此有了許多逗趣的名稱,

是「君子巷」、「護胸巷」以及最出名的「摸乳巷」。

而「摸乳巷」還有另一個由來,因古時人們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大多希望能夠生子,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摸乳巷道狹長,有

如夜夢般冗長,於是稱為「夢麟巷」,又因「夢麟巷」與

「摸乳巷」台語諧音聽起來相像,時間一久便稱為「摸乳巷」。


 

意樓

鹿港意樓又稱望夫樓,為清朝百餘年前廈郊陳氏慶昌之閩式閣樓,

其中古典雅緻的圓窗圖案,是以古錢幣的圖案加上葫蘆形狀製成,

聽說從前在鹿港意樓發生了一段淒美感人的故事。有一位住在意樓

的陳姓大戶人家少爺,愛上了丫環尹娘,由於雙方論及婚嫁時,因家長

極力反對,好不容易得到同意後,陳姓家長竟然要求少爺與尹娘成婚

後,必須立刻進京赴試。臨行前,少爺在意樓牆邊栽種一棵楊桃樹,並

告訴尹娘,無論是否中舉,他一定速去速返,未料此次出行,經過許多

年日,仍未盼得君歸,尹娘就在等待的日子裡,漸漸老去,也等不到夫

君歸來就離開世上了。如今這棵楊桃樹已經長的十分高壯,意樓上面還

有間閣樓叫做天遺室,據說在道光26年,西元1846年間,確實有位陳

宗潢進京赴考而且中了舉人,是台灣中部地區第一位舉人。他的所有

文物,包括一紙聖旨,目前存放於鹿港民俗文物館內,西元1809年,

陳家第一祖陳克勤由唐山來台,創立慶昌號,慶昌號屬鹿港八郊之廈

郊, 後來陳家家道中落以後,許多人覷覦其家產,先是以租房子的名義

住進陳家,經年累月下來竟然鳩佔鵲巢,把陳母一家人趕進鹿港意樓

裡,然後霸佔陳氏家產,孤兒寡母飽受外人欺淩卻無反抗能力,每日

只能憑窗落淚。

經過了多年,陳家的孩子中有一位叫做陳懷澄,當上了日據時代的街

長,即今日的鎮長,他便開始清理門戶,把原先佔住他們家的外人趕

出家門,並且將房子重新整修,陳母也因此把這間小閣樓取名為天遺

室並將以上的事蹟記載於意樓牆內修天遺室落成碑記上面。鹿港意樓

哀怨淒美傳說,有人言之鑿鑿,但也有人認為純屬附會。它為意樓增

添神秘色彩,也吸引人們在鹿港意樓多留連徘徊。


九曲巷

鹿港有著許多的九曲巷,而其中又以「金盛巷」最為著名,因「金盛巷」是目前保存最為

完整,也是曲折特色最為明顯的九曲巷。鹿港早期以商船貿易為主,許多據點則建在海岸

與河口的碼頭附近,冷冽的海風毫無遮蔽的直吹,尤其中秋過後的秋冬之際,強勁的東北

季風造成諸多的不便,於是將巷弄建成T型交叉路口與曲折迂迴的模樣,可有效的阻隔強

風的吹襲。


十宜樓是九曲巷內最筆直之處,又稱「跑馬廊」,

  位在金盛巷內,並呈十字交叉,故稱十宜樓,

  是清朝布政史陳祈之居所,

  因陳祈經常邀約鹿港許多文人雅士在十宜樓上聚會,

   故此地是昔日騷人墨客品茗、賞月、飲酒、吟詩的地方

十宜樓

 





 

玉珍齋

提起鹿港,絕對不能遺漏玉珍齋:說起台灣古早味,那就更不能忘了玉珍齋的各式糕點。

  座落在鹿港中山路與民族路交叉口的玉珍齋,創立於清光緒3年(西元1877年),由於當時的鹿港文風鼎盛,創辦人黃錦為鹿港當地富甲一方的商人,為了顯出獨特的風雅品味,特別製作各式美味的茶食糕點宴客,由於口感細緻、味道精美,備受讚譽,於是玉珍齋就開始了歷史的製餅生涯。

  幼兒時的黃仕元(黃錦之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自對糕餅有著深厚的研究。在父親刻意栽培下,黃仕元致力於詩禮,自然結識不少文人雅士,每每相聚,除了清談時事、吟詩作對之外,總也少不了品茗助興,茶食自是不可免,於是玉珍齋的製餅師傅們便苦心研究出更多種類的糕點,此時的玉珍齋可說是達到第一個巔峰。

  後來的玉珍齋雖然經歷了二次大戰、國民政府遷台等歷史上的巨大變動,除了在美軍空襲下曾有短暫的中斷外,生意卻愈發的興隆,經歷了黃長庚(黃仕元之子)、黃森榮(黃長庚之四子),精緻的糕點聞名整個台灣,尤其是在黃森榮和其妻(黃盧清秀)的努力經營之下,玉珍齋的糕點種類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再次攀向事業的第二個高峰,當時只要提起鹿港美食、台灣傳統糕點,玉珍齋可說是排名首位的正確答案,知名度甚至遠及海外。

  黃長庚的長子黃振聲為玉珍齋的繼承者。二次大戰末期,美軍轟炸鹿港,民生物資匱乏,為了躲避戰火,造成黃振聲與愛妻的仳離,自此鬱鬱寡歡無心於經營事業,便託請四弟黃森榮照料。後來由於無子嗣,便親自挑選收養四弟黃森榮之三子黃一彬為其繼嗣,依照台灣的民間禮俗,黃振聲的兒子為家族的當然繼承者,而黃森榮便在「父以子貴」的情狀下成為玉珍齋第四代經營者,在黃森榮和其妻黃盧清秀的胼手努力致力於精美的傳統鹿港糕點下,將玉珍齋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而在黃森榮逝世後,便由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黃一彬接下了玉珍齋第五代的經營重責,背負著百年老店的名號和家族的期許,如何在現在口味快速轉變的飲食品味及生活習慣裡,繼續穩固玉珍齋在糕餅界中不可動搖的地位,對於玉珍齋第五代傳人黃一彬來說可是一大考驗;然而黃一彬雖長年留學國外,卻具有濃厚古鎮純樸傳統的莊稼性格,其妻(王文敏),畢業於密西根州立大學食品科學系,對於製餅的工作每日亦是親力親為,就像他們夫妻常說的:「古早美味、台灣心情,孝悌傳家、感恩製餅」, 我們相信他們絕對可以將玉珍齋帶入二十一世紀,再造事業新風華。


~100.2.27. 鹿港之行

~微笑台灣319鄉+   彰化縣  3.鹿港

彰化縣歷史建築與古蹟資訊網: http://mus.bocach.gov.tw/index.jsp?ind=9&id=42